7月14日至18日,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部署,举办了2025年湖北省中高职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来自全省中高职学校、市州职教研究机构和我院职教所全体人员共220位教科研人员参加了培训。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高月功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对我省职教科研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期盼各位学员在科研工作上勇于探索创新,做出更大的成绩和贡献。省教科院纪委书记张强、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田明华出席了开班式,职教所副所长兰惠玲主持。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当前职业教育进入类型教育深化期,教科研能力是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是推动教学革新的“动力源”。本次培训邀请了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省教科院、本科院校、省内外职业院校教科研专家,围绕“政策引领与成果孵化、方法论与工具革新、实战转化与思维碰撞”三个维度,设置了专题讲座、理论指导、实践与交流、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课程。。

图1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战略发展处处长白汉刚作主题报告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战略发展处处长白汉刚解读了国家职教科研政策的“顶层设计”,结合地方实践剖析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有学员在课程小结中写道:“这节课真是及时雨,为我拨开迷雾;精准到位的政策解读,让我豁然开朗,更让我懂得了跟着政策走,研究才有生命力。”
图2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张传萍副研究员作理论指导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张传萍副研究员作《课题研究和申报指导》,介绍了职教有关各类课题的立项情况,选题的重要性及原则,课题设计论证的要素及要点,让学员明白“提出问题比找到答案更难,问题可以决定答案的框架,改变了问题就会大大改变答案的产出范围”。
图3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工作处处长张润昊开展实践与交流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工作处处长张润昊以《审题、破题、开题、答题、例题》为题,细数成果培育中的“闯关秘籍”,用鲜活案例带领学员从“初心使命、职教规律、问题导向、复制推广”四个层面领悟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底层逻辑,学员直呼“实用”!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邹义欢作《教育研究的设计与方法》专题报告,从研究选题的“黄金圈法则”到数据采集的“精准度要求”,从论文写作的“逻辑链搭建”到成果呈现的“可视化技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枯燥的理论,让学员感受到“研究设计”不再高深。
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正高级教师张素容聚焦中职课程开发与设计指导,以《数字化时代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变革》为题,讲述课程开发设计思路方法、实践要点等,巧妙运用AI工具辅助课堂,让课程“活”起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季敏副教授以《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实务》为题,利用丰富的案例指导高职教师如何把“一堂好课”打磨成“一门精品”。

图4 培训班学员研讨交流并与授课专家互动
两场研讨交流为培训画上圆满句号。学员代表围绕“科研团队建设”“跨专业协作”“校企联合攻关”等方面各抒己见。学员表示观点碰撞间,不少“卡壳”难题有了新思路。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这场盛夏的培训,播下的是教科研创新的种子,收获的是推动职教发展的力量。220名学员带着新思想、新方法、新伙伴,正奔赴各自的岗位,在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勇做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排头兵,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